牌楼的楼顶

  中国的古代建筑大多数是木结构的,而楼顶是古建的重要构件。楼顶又分两大部分。一是瓦顶,一是斗拱。牌楼的斗拱在木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斗拱是中国古建筑所独有的,是最有特色的部分。秦、汉时代的斗拱很单一。(见图078、215)发展到清代斗拱层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见图079)


附图078 河南出土的画象砖之楼顶和斗拱

附图215 北齐石窟门头斗拱

附图079 一般的明清斗拱

  本来皇家园林是可以用黄色琉璃瓦楼顶的。可是颐和园正门的"罨秀"牌楼却用的是素瓦。正是如此,才突出了这座牌楼花板的金碧辉煌。为了突出特色,这真是独具匠心哪!(见图080)

  北京的牌楼以灰色素瓦居多,只有中山公园和八宝山陵园的牌楼用的是蓝瓦。解放后北京新建了许多牌楼,因为再也没有"皇家祖制"的约束,采用什么颜色的顶瓦,完全根据美化环境的需要,因地制宜地花样翻新。(见图081)

001河南郑州阙前武士画像砖
附图080 颐和园东宫门木牌楼
001河南郑州阙前武士画像砖
附图081 八宝山陵园木牌楼

  前面在谈到牌楼的结构时,已谈到木牌楼多采用歇山顶和庑殿顶(见图036)。中国古建多以木结构为主。房屋越高大,房檐探出就越长,房檐越长越能遮风雨。但是,无论房檐向外探出多长,它下面的支点都要落在额枋上,这就要求建筑构件,撑托屋顶的面积要大,下面的落点要小。正是采用了斗拱这一形式,才使其矛盾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斗和升本来是古代计算粮食的量具,一斗为十升。量斗和斗拱中的斗其外形很相象。量具的升也和升高的升同音同字。斗拱的定制为一斗三升,斗拱升高一层,拱的长度就增大一倍。斗拱的结构自宋代《营造法式》这种建筑标准颁布以来,至今没有太大的变化。古建斗拱各部尺寸都有标准,元件互换性很强,不用铁钉不用胶全部插接而成。(见图082、083 )

001河南郑州阙前武士画像砖
附图036 古牌楼顶式就这几种
001河南郑州阙前武士画像砖
附图171 杨镇牌楼挺钩弯曲
001河南郑州阙前武士画像砖
附图082 《营造法式》中的斗拱图
001河南郑州阙前武士画像砖
附图083 斗拱的结构和组装

  硕大的楼顶全都落在了不足二十公分的"斗"上,颇像杂技表演走钢丝。为了保持楼顶的平衡,匠人只好在额枋前后各加两道"铁挺勾"来拉扯着楼顶。这"铁挺勾"在其他的古建中是很少见的。杨镇特大牌楼的"铁挺勾"由于太细已被压弯,这是非常危险的。(见图171 )

  一般古建的斗拱,从正面看很象一只只大牛头在支撑着檐檩。"斗"实际上是整个屋顶的支撑点。从侧面看,斗拱更象一排排伸着鼻子的老牛在屋檐下低头负重。(见图084 )而如意斗拱则把牛鼻子改成了一个个云头如意勾。在北京只有牌楼这种建筑形式才使用"如意斗拱",这更突出了牌楼的装饰性。(见图085、362 )

001河南郑州阙前武士画像砖
附图084 一般斗拱,下为斗上为升,斗升之间为拱
001河南郑州阙前武士画像砖
附图085 如意斗拱结构图
001河南郑州阙前武士画像砖
附图079 普通斗拱实物
001河南郑州阙前武士画像砖
附图362 云头如意斗拱实物

  目前,北京最具装饰性的斗拱,还要数中华民族博物馆牌楼的万象斗拱。其牌楼为南方风格,其斗拱不但有云头,还有凤头、野猪、犀牛,蝙蝠等,最多的是白色的大象。(见图090、091 )

001河南郑州阙前武士画像砖
附图090 中华民族博物馆牌楼万象斗拱手绘图
001河南郑州阙前武士画像砖
附图091 中华民族博物馆牌楼万象斗拱实物

>>继续<<

 
 
长海星缘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