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个巨大的博物馆

  面介绍了牌楼的大体形式,并对北京的木牌楼、石牌楼、琉璃牌楼和彩牌楼做了个简单的介绍。首都北京不愧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的中心,它还是一座巨大的博物馆。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有据可考的牌楼就有三百多座。(见附表:北京牌楼一览表。)

  前面已经介绍过了,中国的都市管理始于"街坊"延续至今。元大都时,全城分为五十个街坊。明代分四个城(区),三十六个街坊。清代分五个城(区),仍是三十六个街坊。"有街必有坊",自宋代牌坊走出街后,凡有条件能建牌楼的地点,无不以立坊为荣。这也是北京的牌楼数量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史料记载圆明园共有各式牌楼十一座。(见图241)其中安佑宫前的混合牌楼最为奇特。我们之所以称它为混合牌楼,是因为它是木牌楼、琉璃牌楼和石牌楼混合而成的乌头门式的牌楼。(见图240)

  圆明园东北门的螺丝石坊,其大型石坊额及其配件至今仍七零八落地弃置在东北门内路边的杂草中。至于"螺丝"的出处,目前还没查清。

附图241 安佑宫前的混合牌楼

附图240 清代宫廷画家沈源等画的圆明园安佑宫效果图

  田义墓为明代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修建。田义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颇受皇帝赏识,死后为其在石景山模式口的山坡上修建"显德祠"及寿域。田义是太监自然无子,可他的义子一大群,年年为其拜祭。田义墓以石刻精细而引人入胜。其石刻供桌、石香炉,尤其是石牌楼都很豪华。石牌楼为火焰棂星门式,两柱两硬壁,冲天柱头为石狮。(见图220、222、223、224 )田义墓是北京第一座,也是唯一的一座保存完整的太监墓,现已开辟为"北京宦官文化陈列馆"。(见图221)陈列馆除展出了封建社会太监的神秘生活,还有其他石刻艺术品,陈列馆内有座无名石牌楼也在其中。(见图225 )


附图220 明代太监田义墓牌楼

附图222 田义墓牌楼火焰顶

附图223 田义墓牌楼两侧的影壁

附图224 田义墓牌楼石雕

附图221 太监博物馆门牌楼

附图225 移到太监博物馆的牌楼

  北京的牌楼无论是质和量都属世界之最。有些牌楼由于年久失修而毁,有些是过去对旅游事业重视不够,牌楼随景点被遗弃。有的是交通受影响而毁了牌楼。尤其是在史无前列的浩劫中,大量的历史文物被捣毁。就连旧民宅房脊上的"蝎子尾" (见图199 )都被视为"四旧"而砸的稀巴烂。各种文物都被定为"封、资、修。"誓要踏上千万只脚!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扩建长安街,当时周总理提议将两座长安街牌楼迁建于陶然亭公园,这本是非常明知的保护文物的最佳措施,后来长安街牌楼已经成了陶然亭公园的一景。但是"文革"期间"四人帮"认为这是保护了"四旧"而强行把牌楼拆除了。(见图126 ) 附图199 民宅屋脊似凤头,俗称"蝎子尾",只起装饰作用。

附图126 东、西长安街各有冲天柱牌楼,图为民初时牌楼原貌

  戒台寺的石坊的匾额上刻着:"永镇皇图"。(见图292 )

  这在"文革"期间简直就是一条反动标语。当地的村民们,为了保护这座稀有的牌楼不被砸掉,竟用烂泥把牌楼糊上,使它躲过了这场劫难。戒台寺的石坊是目前北京现存的最古老的牌楼了。这座石牌楼和十三陵的大石坊一样,也是仿木精雕彩绘的牌楼。与众不同的是戒台寺石坊雀替是金刚力士的雕像,在北京的牌楼中实属独一无二。(见图297、298 )。

001河南郑州阙前武士画像砖
附图199 民宅屋脊之蝎子尾示意图

001河南郑州阙前武士画像砖
附图292 戒台寺"涌镇皇图"石坊

001河南郑州阙前武士画像砖
附图297、298 戒台寺石坊雀替为金刚力士

001河南郑州阙前武士画像砖
附图297、298 戒台寺石坊雀替为金刚力士

  屡遭劫难的北京城,有些古老的文物被荣幸地保存下来了,有些牌楼经过政府的大力资助又恢复起来了。但是牌楼的建筑造价必定很高,再有就是过去牌楼的遗址,现在有的已经开发了新的建筑。尤其是有些街牌楼,也就不必要再修复了。像崇元观前的"三界圣境" 牌楼,南顶碧霞元君祠的"广生长善" 牌楼,薛家湾的"关帝圣境" 牌楼,显佑宫等牌楼,都因景点被遗弃,牌楼随之被毁。

  隆福寺前的"第一丛林"牌楼,是明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建筑的,后来听信了山西巡抚都御史朱鉴所言,恐伤风水,将牌楼拆去。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重修隆福寺,也没建牌楼。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10年)隆福寺毁于大火后又重修。但一直也没建牌楼。1993年隆福寺商厦再遭大火,一片灰烬惨不忍睹。1999年新建的隆福大厦不但建了门脸牌楼,还建了街牌楼和正门仿石牌楼。(见图043、136、186)

  可是,也有些庙宇、园林,虽然几经修建,还是没能把原来的牌楼恢复起来。如戒台寺木牌楼、天坛木牌楼、黑龙潭龙王庙木牌楼……。尤其是颐和园南门的圆夹杆石的木牌楼等等。(见图242、243、244 )

  五塔寺的牌楼要是恢复起来正赶到现在的马路中间。(见图195 ) 附图043 隆福寺仿石牌楼 附图136 隆福寺街牌楼 附图186 隆福寺门脸牌楼 附图242 戒台寺木牌楼原貌 附图243 昌平黑龙潭龙王庙牌楼原貌 附图244 天坛祈年殿牌楼原貌 附图195 清代《厘延千梵图》之五塔寺牌楼原貌

  密云县文庙牌楼,位于县城内鼓楼东大街路北。元代至元二十八年始建,占地4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牌楼为四柱三间棂星门式。牌楼三个门,东为金声门,西为玉振门。门内有人工凿砌的"泮池",池上建有两座并列的单孔小石桥。不过,现在都已不复存在了。

  北京的牌楼年久失修,又苦于资金匮乏,1934年旧北平袁良市长为修有轨电车,提意用钢筋水泥代替木料,因而翻修了许多街牌楼。

  为了保护北京的牌楼,还有些小故事值得一提。1934年,由于京城要修有轨电车,东四牌楼被脚手架支起,借口妨碍交通,有人要把牌楼立即拆除,以防伤人。大军阀张作霖听到此消息后,立即打电话制止说:"何人主动拆毁?查明即将此人枪毙!"结果,东四牌楼不但没人敢拆,反而连同西四牌楼一起又重新装修。一个电话救了八座牌楼。

  耶律楚材(1190-1244)辽皇族之后,跟随元世祖成吉思汗征战南北,元立国后为国师,楚材死后元世祖为他在瓮山(今万寿山)建立祠堂。在耶律楚材祠前立石牌坊一座和诸多石相生。元灭亡后到了明代中期,他的墓地已经荒没,只有一座石人仅存。明天启七年(1627年),有数百只萤火虫集聚在石人头上,村民迷信神鬼,惧怕石人发光,便将其砸碎,从此耶律楚材的墓地荡然无存了。清乾隆16年(1751年)改瓮山为万寿山。慈禧为了过生日,用建海军的经费大建颐和园并在万寿山上大兴土木,建园时在东旁门附近发现耶律楚材墓,故建祠堂以留纪念。清亡后祠堂又被大军阀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在改祖茔时给破坏过。耶律楚材墓几经沧桑,现在虽然祠堂已修缮一新,但耶律楚材坊早已成为过眼云烟了。

  尽管北京城屡遭磨难,但北京必定是历史文化古都,北京的市民必定是较有文化教养。大批的文化古迹能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就是佐证。目前大量的文物古迹正在得以全面的恢复。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不断地增多。人们也在充分地享受着祖先为我们留下的重多宝贵遗产。

  前面只是选取了众多牌楼的一小部分。下面将再选择一些比较有特色的牌楼,进行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增加我们的鉴赏能力。

>>继续<<

 
 
长海星缘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