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署牌楼

  在前面的牌楼史话中,我们了解到牌楼的沿革和其发展的脉络。牌楼本来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但古人却那么崇尚它。从而不难看出,人们对尊严是多么的渴望,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多么的执著。牌楼建在衙署门前也正反映出这种理念。

  在宋朝的《府学之图》的画面中,我们看到街口和衙前的牌楼是多么威严壮观。(见图152 )

  金代(公元1115年)在北京建中都。从图的布局上看,街牌坊就较少见了。虽然在应天门前也有东、西两阙。但的建筑形式和明代午门的阙式城楼相仿。并非独立的牌楼。(见图153 )

  元朝是中国版图最辽阔的年代,忽必烈在北京建立的元大都,比金中都扩大了数倍。(见图031 )牌楼的建筑也多了起来。


附图152 宋朝的《府学之图》

附图153 金中都布局图

附图031 元大都布局平面图

  相传帝尧时代,在幽州就建立了最早的都邑。帝尧还派和叔来管理"幽都"。并把治水失败的共工氏流放到这里。算起来北京建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从史书上了解到,有街必有坊。当然最早的"坊"和现在的坊大不一样。北京地区早期的坊,至今没有出土。有史可考的坊--真正的牌楼实物,目前只有地处前门的"五牌楼"了。前门大街的牌楼照说应属街牌楼,为什么在衙署牌楼中提到它呢?都城是最大的衙署。明代史书记载"千部廊七百步,建棂星门"千部廊是在天安门到大明门(中华门)之间的一条石板路。路旁左右各有廊室一排,故称千部廊。"步"乃古代规状量具,一步合五市尺。七百步大概正是前门"五牌楼"之处。棂星门,石坊也。这就是北京最早的也是最大衙署前的石牌楼。

  京城是国家最大的衙署,清代建的正阳门(前门)五牌楼,在当时属最大的衙署木牌楼。(见图154、155 )确实,这座国门牌楼是要气派,新修的前门牌楼比以前的更高大,其夹杆石也用了"寿与天齐"的样式。(见图156 )


附图154 清代建的正阳门"五牌楼"

附图155 民初时的正阳门"五牌楼"

附图156 新世纪2001年新修正阳门"五牌楼"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名叫"承天门" ,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当年的承天门是紫禁城的正门,远没有如今天安门这么壮丽。而只是一座三间三楼式的木牌楼,牌楼正中悬挂着"承天之门"的匾额。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此牌楼毁于大火。成化元年(1465年)又重建"承天门"门楼。明末时"承天门"又叫李闯王的一把大火给烧了,直到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才大体成为如今的样式。

  清末,随着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渗透,清政府也成立了对外经商和交涉的机构--"总理各国事物衙门"。简称"总理衙署"、"总署"……。 衙门就设在东城区东堂子胡同路北49号。此处原是大学士赛尚阿的住宅,赛尚阿,蒙古正蓝旗阿鲁特氏。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中举人,曾任理藩院尚书。"理藩"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治理边疆的属国属地。咸丰元年(1851年)赛尚阿被任为钦差大臣,赶赴湖南、广西督师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由于镇压失败而被治罪,其宅被没收。光绪元年赛尚阿病故。咸丰十一年(1861年)赛宅改为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根据《辛丑条约》改"总署"为外务部,列六部之首。民初(1921年)改称外交部。当年,赛宅改衙门并未建新屋。但旧宅大门不改为衙门口,不但有失体统,也会被外国人轻视。故修建牌楼,并挂起"中外提福"的牌匾。(见图157 )


附图157 清朝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口牌楼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加速侵略步伐,在北京积极策动"华北自治"。 国民党冀东行政督察专员,大汉奸殷汝耕在通州抢先成立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同年11月25日正式挂牌营业,图为汉奸政府的牌楼和匾额的真实照片。(见图159 )

  实际上,北京的衙署牌楼几乎没有留存。当初的"北平宗座代表公署",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佛教协会。在1929年还有座牌楼(见图158 ),现在早就不知去向了。


附图158 民初北平宗座代表公署牌楼

附图159 汉奸政府的牌楼和匾额

>>继续<<

 
 
长海星缘版权所有